


2020年6月8日上午,福建省海洋碳汇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厦门圆满召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专家委员通过视频连线参会。会议由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柯才焕教授主持,柯才焕教授代表学院向与会专家简要介绍了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实验室主任焦念志院士致辞欢迎并介绍了实验室的预期定位和责任使命。厦门大学科技处吴喜平副处长代表学校宣布成立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聘任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邵宗泽研究员、中国石油大学史权教授、天津科技大学孙军教授、生态环境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樊景凤研究员、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晓雪研究员、厦门大学曹文志教授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并向委员颁发聘书。会议随后由实验室汤凯教授代表实验室做了年度工作报告,由实验室张瑶教授和骆庭伟高级工程师分别做了碳汇标准制定和碳汇工程研发相关报告,引发热烈讨论。
经讨论,学术委员会一致认为实验室围绕海洋碳汇这一科研主题,立足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具备基础理论原始创新,研究体系范围覆盖面广,具有国际影响力。实验室的建设符合建设海洋强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及福建省的战略目标以及厦门大学学科建设的需求。实验室将继续围绕“碳汇”主题,促进开放交流、学术合作和科技链接政策,不断推进工作服务国家和地方的需求。
实验室成立背景简介:2018年12月实验室建设申请通过专家答辩,2019年6月获批进入建设期,实验室以福建省周边海-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域,以“海洋微型生物碳泵(MCP)”理论为指导,以海洋碳汇过程与机制的科学研究为基础,通过宏观生态及微观生物结合研究海洋碳库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进一步阐明海洋碳汇的过程及形成机制,立足于国家减排增汇的战略需求,探索建立海洋碳汇指标体系和陆海统筹的增汇模式。
供稿(李程达、蔡阮鸿),摄影(蔡阮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