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5月23日,首届“微生物与气候变化全球战略会议”(Microbes & Climate Change Global Strategy Meeting)在美国首府华盛顿召开,旨在凝聚全球微生物学界力量,推动微生物解决方案系统性嵌入国际气候治理体系,构建多边协作平台,助力全球气候目标实现。会议由美国微生物学会(ASM)主办,汇聚了来自六大洲的多家微生物学组织,包括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Global ONCE)、Applied Microbiology International(AMI)、微生物生态国际学会(ISME)、国际微生物学联合会(IUMS)、欧洲微生物联合会(FEMS)、阿根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学会(SAIB)、阿根廷微生物学会(SAMIGE)、澳大利亚微生物学会、“土壤之星”倡议(Soil Stars)等学会组织。
Global ONCE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应邀出席会议,并围绕“微生物过程在海洋碳汇提升中的关键作用”进行发言,推动全球微生物界携手行动,以科学方案助力全球减排与碳汇治理体系建设,强调将微生物影响嵌入国际气候方案的现实紧迫性与战略必要性。ONCE代表张传伦教授与陈泉睿博士共同参会,并在不同环节介绍了ONCE牵头提出的多项具体应用场景,包括“基于污水碱化处理提升近海碳汇能力”的微生物解决方案、陆海统筹微生物负排放路径等,获得多方关注与响应。
多国专家参会:制定“微生物-气候”全球行动框架
5月23日,会议在AAM总部正式召开。来自美国、中国、英国、西班牙、沙特阿拉伯、荷兰、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地的21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汇聚一堂。会议上午聚焦微生物在元素循环与气候变化中的关键角色,与会者一致认为“没有微生物,气候模型就不完整”;下午围绕政策接口、全球联盟、科普传播、试点项目等四大优先方向深入研讨,并初步构建行动路线图与资源联动机制。
图1 会议现场与线上合影
系统方案贡献:ONCE提出多种微生物碳泵负排放路径及全球协作
会议期间,焦念志院士提出了多项基于海洋微生物功能的负排放解决方案,其中以“污水碱化增强海岸带碳汇能力”方案最具代表性,获得多位与会代表关注并多次引用。该方案通过微生物代谢过程调控水体pH至8.0,激发碳酸盐系统的响应机制,在微型生物碳泵与碳酸盐泵等海洋碳泵的协同作用下,有效提升海洋储碳能力,展现出较高的可行性与推广潜力。
此外,ONCE还分享了包括“基于海藻饲料的反刍动物养殖甲烷减排”路径、“陆海交汇带微生物负排放机制”等典型场景方案,并建议将上述路径纳入联盟首批国际示范工程,为实现微生物技术从科学研究走向政策转化与投融资对接奠定现实基础。
同时,ONCE还就微生物方案如何嵌入国际政策框架与公众传播体系分享了具体路径。在政策层面,ONCE介绍了推动微生物相关内容纳入IPCC评估报告和联合国海洋大会专题议程的进展,为政府制定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撑;在传播层面,则展示了其在多语种公众教育、青年科学传播、国际夏令营等方面的实践案例。这些分享获得与会专家一致肯定,并被多方建议纳入联盟未来工作机制之中。

图2 会中焦念志院士及张传伦教授线上发言,提出关键微生物气候方案
达成四大共识:推动微生物气候解决方案并入主流研究
本次会议围绕全球微生物界如何共同行动以应对气候危机,达成以下四项战略优先事项:
建立全球联盟——组建正式的微生物-气候行动联盟,以统一声音参与国际气候治理。
嵌入政策框架——让微生物学专家走进 IPCC、COP、Davos 等高层场合,为模型、法规与投融资提供微生物视角。
革新科学传播——开发跨媒体叙事与公众科普,改变“看不见的微生物”在大众心中的隐形状态;会议提出借助专业“故事讲述者”与青年科普短视频竞赛等创意微生物学与气候变化会议的活动挂图。
示范项目落地——优先推动ONCE提出的“废水碱化-海岸碳汇”等可量化的真实场景试点,为政策松绑和资金导入提供成功案例。
图3 会中线上线下联合讨论及要点梳理
国际代表发声:跨学科、跨国界、跨文化协作
会议邀请One Earth平台副主任Karl Burkart作为特邀演讲嘉宾,分享“地球系统转型的关键杠杆”理念,并特别强调微生物作为“地球气候引擎”亟待激活。他表示:“微生物议题不仅属于科学界,也应成为国际气候金融和政策结构的一部分。”
焦念志院士指出:“微生物具有超越国界的分布与功能特性,应在全球气候治理中获得应有的位置。ONCE作为基于海洋微型生物碳泵理论的国际大科学计划,正致力于构建‘科学-政策-金融’三位一体的转化机制。”
图4 One Earth平台Karl Burkart代表特邀演讲发言
推出国际社论:呼吁“科学无国界、气候需团结”
会议结束后,由 Indiana University 的 Jay Lennon 教授和 ASM 的 Nguyen K Nguyen教授等根据会议成果内容主笔撰写的社论《Microbes Without Borders: Uniting Societies for Climate Action》即将联合发表在《mBio》等国际期刊。全面阐述全球微生物组织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意图、合作愿景与落地路径,社论提出,应立即启动全球微生物联盟,以增强微生物科学在国际气候话语体系中的可信度、政策接口与资源吸引力。文章呼吁各国微生物组织、政府、基金会、科研人员团结协作,共同推进微生物场景示范、公众传播与数据共享三大领域。ONCE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作为中国代表签署支持,并协调将该文同时发表至更多合作刊物,扩大其国际影响力。
走向未来:构建“微生物气候共同体”
微生物科学正在进入“从被忽视到被重构”的关键窗口期。它既是气候变化的响应者,也可能成为负排放与系统韧性建设的策源力。此次会议不仅提出了宏观目标,更凝聚了实际可行的优先方向,特别是以真实场景为导向的试点工程和科学传播策略,成为与会者的高度共识。
本次会议明确提出:未来组建微生物气候行动联盟,发布白皮书,并推动微生物解决方案在IPCC、COP等机制中获得正式入口。ONCE团队将继续发挥桥梁与导向作用,推动来自中国的研究和试点成果在全球治理体系中转化落地。
微生物无国界,气候行动亦需团结。本次会议标志着微生物界从基础研究走向政策协作的战略转折点,一个以“共享知识、联合传播、协同示范”为核心的新型全球网络正在成型。
撰稿人:陈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