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至5日,由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在上海召开。作为地球科学领域每两年一届、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本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大会吸引了15位两院院士,超过2000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参加,涵盖地球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领域,围绕十个主题、84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提供了智慧支撑。

第八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现场
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在此次盛会中组织了“海洋负排放”主题,聚焦于微型生物碳泵过程机制与气候效应、现场观测与模拟装置、海洋负排放大数据与数值实验、技术路径与示范应用、国际标准与全球治理等五大前沿专题。该主题深度践行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提出的"SP-PS-SS"(Science-based Policymaking, Policymaking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r Society),即“基于科学制定政策、制定政策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服务社会”的理念,致力于推动从机制解析到实践应用的跨越,为全球治理多元观点提供了关键展示平台。来自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的32个单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五大专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通过53场精彩的口头报告和41个展板报告,从多维度为海洋负排放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展现了领域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创新思路,为推动海洋负排放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应用注入了新的动力。

ONCE专题报告现场
大会共展出450张学生展板报告,其中,ONCE相关主题有厦门大学罗文军、中国海洋大学郑凯阳两位研究生获得了“优秀学生展板奖”。学术海报互动区通过学者与作者的深入交流、跨学科讨论,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成果展示与学习平台,助力海洋负排放研究青年力量培养。

ONCE海报展示区
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年)”成果发布会也在此次会议中顺利召开。发布会围绕中国“海洋十年”进展以及我国获批的9项大科学计划展开,其中来自ONCE计划的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骆庭伟副主任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类彦立研究员围绕“全球海洋负碳排放”作报告,以微生物碳泵为核心理论,提出“从科学到治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涵盖基础研究、示范工程、国际合作及标准制定,为全球海洋碳汇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海洋十年成果发布会
在大会“青年学者论坛”上,ONCE成员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孟雅冰副教授在论坛中介绍了污水碱化增汇这一新型海洋碳负排放的方法,基于实验室检验、现场实验和工程示范,展示橄榄石溶解用以提升尾水pH值和海洋碳固定的潜力,体现了ONCE对青年科研力量的培育。

青年学者论坛
此次大会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有力推动了气候变化应对实践。海洋负排放作为关键一环,通过ONCE引领的五大专题研讨,系统呈现了从机制解析到全球治理的全链条进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将持续汇聚全球智慧,推动海洋负排放在全球尺度的研究实践,以科技发展服务全球社会,助力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