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9 日,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UNOC3)在法国尼斯盛大开幕。同日,海洋负排放(ONCE)国际大科学计划主办了UNOC3蓝区边会,围绕负排放理论、方法、技术、政策、以及产业等方面展开深度研讨,旨在打造科技——政策——产业链条,推动蓝色经济、落实碳中和愿景、应对气候变化。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Peter Thomson在边会上做开场致辞、多位国际知名科学家发表真知灼见、教科文组织海洋委员会十年计划协调人Alison做总结发言,孙书贤副部长向Thomson先生授牌ONCE荣誉会士。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Peter Thomson开场致辞
边会开场,由先期举行的“一个海洋科学大会”(OOSC)大会主席、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Jean-Pierre Gattuso教授主持,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 Peter Thomson致辞。 Thomson特使指出,科学界对技术可行性与风险的评估是推动海洋负排放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他高度肯定ONCE大科学计划在OOSC大会期间的各项活动,指出该计划成效显著、对UNOC3具有重要贡献,特此向ONCE表示感谢。
Thomson特使强调 OOSC为政策制定者采纳科学建议提供了前提和平台,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具有 “科学底座”示范意义,呼吁未来海洋峰会采用“先科学会议、后政策讨论”的模式。OOSC将成为今后UNOC的标配,具有标志意义,将纳入联合国海洋大会史册。
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Peter Thomson在ONCE边会开场致辞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布大会宣言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院士亲临ONCE边会现场并做开场致辞,他赞赏前期由科学家主办的OOSC大会的重要科技支撑作用,并表示对ONCE和OOSC坚决支持,感谢东道国法国方面的付出与贡献。ONCE大科学计划与OOSC大会主办方、UNOC3承办方,法国两大权威海洋机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IFREMER)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作为金牌合作伙伴,ONCE大科学计划与CNRS、IFREMER 在OOSC期间共同发出倡议,呼吁科技界达成共识,促成在大会闭幕式上发布了《OOSC大会宣言》。宣言聚焦海洋科学行动,强调以科学为依据,在明确行动方向、提前积累知识、转化知识为实际行动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旨在推动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完善与海洋科学事业的国际协同发展提供实践指引。

UNOC3主办方代表、OOSC大会联合主席 Jean-Pirrer Gattuso(右1,欧洲科学院院士)和François Houllier (右2,法国海洋开发研究所所长)与会ONCE蓝区边会,向ONCE大科学计划颁发贡献证书(右3为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院士、右4为焦念志院士)
从科学研究到治理实践,科学家发表真知灼见
在科技报告环节,首先由焦念志院士与Jean-Pierre Gattuso院士发表主旨演讲。焦念志阐述了ONCE大科学计划的技术路径,介绍了ONCE领衔的 ISO 国际标准工作组在负排放领域的标准建设进展,并指出当前海洋政策标准方面存在的不足, 呼吁“基于科学制定政策、制定政策为科技研发护航、科技发展服务于社会”。Gattuso 院士以 “游泳池” 模型阐释 mCDR 技术对增强自然碳汇的核心作用,将全球温升控制在 2℃以内、并努力限制在1.5℃温控目标中的关键价值。随后的报告中,塔斯马尼亚大学 Philip Boyd 教授提出海洋是 “碳移除的蓝色前沿”,强调海陆联合构建 “地球碳移除”(One-Earth CDR)概念,呼吁发展多种、稳健、可验证且规模化的碳移除手段。GEOMAR海洋研究所主任 Kajta Matthes教授介绍了德国在海底地质储碳、人工增碱和海草碳汇三方面的研究,强调政策制定与科学研究同步推进的重要性。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 Douglas Wallace 以加拿大海洋增碱试点项目为例,提出“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模式,将企业、学术界和社区聚焦在具体海域共同推进研究,强调独立科研与企业实践并行对海洋负排放由理论转向实践的关键作用。
ONCE国际部负责人张传伦教授主持了专题讨论环节。Gattuso 警示当前海洋负排放研究虽取得进展但速度不足,技术有效性仍存不确定性,“治理缺位” 是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呼吁尽快完善国际性政策规范。会议最终形成共识:mCDR 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需加强基础研究、规范实验过程、提升监测验证能力,同时依托国际法框架构建统一的治理规则,确保科学成果转化为实际气候行动。
张传伦教授主持讨论环节,6位知名科学家发表真知灼见
搭建“科技-政策-社会”桥梁,推动多领域协同发展
ONCE计划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在会上提出“SP-PS-SS”理念。 即, “基于科学制定政策、制定政策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服务社会”(Science-based Policymaking, Policymaking for Scientif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development for Society)。ONCE大科学计划遵循SP-PS-SS理念,与海洋可持续发展国际组织(IPOS),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SC),和平之船组织(Peace Boat)与赤道基金组织(Equator Fund)等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强化了科技界与企业、非政府组织的跨领域协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遵循“SP-PS-SS”理念,“科技-政策-社会”代表方签约
颁授ONCE荣誉会士称号,弘扬科技创新引领精神
ONCE荣誉会士,作为一项激励制度,是ONCE大科学计划授予ONCE成员的最高荣誉,旨在表彰获奖者在海洋碳汇技术突破、负排放理论创新及国际合作推进等领域的突出成就,通过树立标杆典范,激励全球更多力量投身海洋负排放研究,加速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海洋解决方案。继2024年第一批会士授牌之后,本次联合国海洋大会上,Global ONCE 为推动海洋负排放理念传播、科技研发、政策建议、产业链接等方面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及行业领袖颁发荣誉会士(ONCE Fellow) 称号。 至此,共有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十多位ONCE成员获此殊荣。
向国际知名科学家和企业家颁授荣誉会士(ONCE-Fellow)称号
落实海洋负排放行动计划,推动碳中和国际治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代表Alison Clausen总结指出,本次会议为全球海洋负排放行动提供了关键科技支撑。中国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孙书贤表示此次会议在海洋科研协作与政策制定方面意义重大。本次边会标志着海洋负排放领域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国际协同治理的关键跨越,通过构建“科学理论 — 政策转化 — 工程实践”链条建设,推动海洋负排放从科学理念迈向全球行动实践,为全球气候治理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代表 Alison Clausen 做边会总结(左),孙书贤副部长向联合国秘书长特使Peter Thomson颁发ONCE Fellow 荣誉称号(右)
本次联合国海洋大会UNOC3汇聚了海洋科学界、经济界、国际组织代表及公众共计3万余人。100 多个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与会,是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的海洋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