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海洋负排放创建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11-12

10月25日,2024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主题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基础科学与交叉前沿论坛:海洋负排放创建新质生产力”在上海临港中心·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隆重举办。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20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海洋负排放技术在全球碳中和路径中的应用与未来发展。此次论坛不仅展示了领域前沿成果,还标志着海洋负排放领域迈向国际化和协同创新的新高度。

开幕式:领袖云集,开创海洋负排放新篇章

上午9时,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ONCE)首席科学家焦念志院士致辞。作为海洋负排放领域的领军人物,焦念志院士指出,海洋负排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潜力巨大,希望此次论坛能够促进国际间的学术合作与技术共享。沃尔夫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自然科学冠名教授理查德·扎尔作了开幕发言。他指出,有人认为科研是零和游戏,即一方赢一方输,但科研与科学的本质并非如此,全世界都能从中受益,面对全球挑战时,如气候变化,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解决。他特别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过程中,负排放技术的创新和实施是实现碳中和的核心驱动力,呼吁全球科学家、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为海洋碳汇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主旨演讲:探索海洋负排放技术前沿与创新实践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全球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分享了他们在海洋负排放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见解。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法国索邦大学荣誉教授Louis Legendre发表了题为《海洋碳汇的全球视野》的演讲。他探讨了全球变暖的威胁及其长期影响,如海平面上升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Legendre教授指出,通过陆地和海洋的碳移除技术(CDR)可以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他也提醒,由于地球系统反馈作用,CDR的实际效果可能会被削弱,因此需要考虑“CDR税”。他呼吁加快对海洋CDR的科学研究,以弥补当前政策和技术的不足,助力实现气候变化减缓的目标。

前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卡内基气候治理倡议(C2G)前执行主任Janos Pasztor教授发表了题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海洋负排放》的演讲。他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仅依靠减排已不足以达成气候目标,碳移除是必要的。他强调,海洋碳移除技术面临环境风险、社会公正和技术挑战,呼吁建立全球治理框架和多方合作以应对这些问题。Pasztor教授认为,确保这些技术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需要更强的国际合作、公众参与和科学研究支持,并详细阐述了海洋负排放技术与国际气候政策结合的前景。

沃尔夫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著名化学教授Richard Zare进行了主题为“化学与海洋碳捕获”的演讲。他介绍了海洋化学在碳捕获与封存中的前沿应用,重点讲解了一种利用交流电的创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室温下操作,通过空气穿透海水去除甲烷和潜在的二氧化碳。Zare教授的研究展示了这一技术的可扩展性,为减轻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图1. 顶尖科学家致辞和报告

圆桌讨论一:全球视角下的海洋负排放

首场圆桌讨论由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张传伦主持,围绕“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的海洋负排放”主题展开。马里兰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教授Patricia Glibert、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前执行秘书Vladimir Ryabinin、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尤里卡特气候适应研究中心的Nil Alvarez Segura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思源研究员等国际知名学者参与讨论。与会专家们提出了在全球合作框架下的海洋负排放战略建议,强调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图2. 圆桌讨论一专家研讨现场

圆桌讨论二: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的协同作用

接力圆桌讨论由IMBeR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刘东艳教授主持,讨论重点集中在海洋负排放技术的实际应用和相关政策的推动力。美国地质调查局湿地与水生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Ken W. Krauss、西班牙尤里卡特技术中心气候变化部门负责人Carles Ibañez、丹麦奥胡斯大学生物学系主任Hans Brix等专家分享了他们各自国家在海洋负排放技术中的成功经验和政策框架。

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科学发现与挑战,并强调了全球视野的重要性和跨国协作的必要性。专家们一致认为,跨国协作和政策导向是确保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路径。

图3. 圆桌讨论二专家研讨现场

东盟海洋合作再升级:海洋负碳排放研究中心与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在此次论坛上,海洋负碳排放研究中心与东盟代表——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双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海洋负碳排放技术方面的承诺,标志着ONCE计划在东盟气候合作领域的新突破。这将促进双方在碳封存、减排技术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海洋生态治理与碳减排的创新发展。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包括Richard ZARE、Louis LEGENDRE等,见证了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合作时刻。

图4. ONCE与东盟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全球创新成果发布:海洋负碳排放的“BCMS”综合生态工程羟基自由基技术装备示范亮相

在成果发布环节,ONCE团队成员介绍了“BCMS”多碳泵融合生态工程中羟基自由基技术装备的示范情况。这一方案代表了国际合作在技术创新上的重要成果,通过生物、碳酸盐、微生物等多种碳泵系统融合,展现了海洋碳捕获与封存的全新应用模式。韩国总统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和韩国环境部环境政策中央顾问委员会重要代表成员,IWA协会韩国区的重要专家代表Hyunook Kim教授也参与了该技术的研发工作。

此次签约与成果发布是推动气候治理创新上国际合作的典型案例;标志着全球科研力量的协同创新将为海洋负碳排放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有力支持。

图5. ONCE “BCMS”综合生态工程技术成果发布

论坛闭幕:迈向海洋负排放的新时代

论坛最后,由焦念志院士作闭幕致辞。他总结了本次论坛的精彩亮点,特别强调了全球不同领域科学家的研究在推动海洋负排放技术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焦院士呼吁,未来需要更多的国际协作、跨学科研究与政策支持,以加速海洋碳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共同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不仅为全球海洋负排放领域的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还标志着在海洋负排放技术在创新研究、国际合作以及实践应用方面取得了新的里程碑式进展。通过此次论坛,海洋负排放技术的前景更加明朗,全球碳中和的未来也因此更加可期。


Global ONCE

Join ONCE

邮  编:361002

联系电话:86-592-2880156

传  真:86-592-2880150

Email:ime@xmu.edu.cn

地  址:厦门市翔安南路4221号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周隆泉楼A3-311室

Room A3-311, Zhou Long Quan Building, Xiamen UniversityNo. 4221 Xiang’an South Road, Xiamen, Fujian, 361102, China

版权所有 © 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            网站备案:厦门大学ICP/D200805